微信
二维码
2025年08月12日 youzezhao 资讯中心 14 0

关羽水淹七军是捡漏?厦门集美海沧思明湖里同安翔安安装千兆宽带一个月20,需要有厦门卡绑定


咨询0592-7012228

微信Taoka8888


在中外历史上,不少名将善于观察和利用自然条件(包括自然灾害或其衍生的地理变化)作为作战助力,这类“借势”作战既体现军事智慧,也常成为经典战例。以下是几位典型代表:

1. 关羽(三国时期蜀汉)——“水淹七军”借汉水泛滥破敌

关羽是最广为人知的“借自然灾害作战”的名将。建安二十四年(219年),他在襄樊之战中,利用秋季汉水流域连降暴雨、汉水暴涨的自然现象,预判到曹军驻军地势低洼的弱点,提前集结水军、准备战船。当洪水淹没于禁率领的七军(曹魏精锐),敌军被迫退守高地、失去战斗力时,关羽率水军乘大船进攻,最终生擒于禁、斩杀庞德,“威震华夏”。
此战的核心是关羽对江汉流域水文、气候的熟悉,以及对“天灾”与战场形势的结合判断,将自然之力转化为军事优势。

2. 白起(战国时期秦国)——“水灌鄢城”以水为兵破城

白起是战国“四大名将”之一,善用奇谋,曾多次利用水势作战。公元前279年,他率军攻打楚国鄢城(今湖北宜城)时,因鄢城防御坚固、强攻难克,便下令开凿渠道,引鄢水(今汉江支流)灌城。洪水冲垮城墙,城内军民死伤数十万,鄢城不攻自破。
虽此战中“水攻”是人为主动引水(非自然洪水),但本质是利用水的破坏力作为作战手段,体现了他对地理和水力的精准运用。

3. 汉尼拔(古代迦太基)——借风雪与地形突破阿尔卑斯山

汉尼拔是西方军事史上的“战略之父”,其最著名的战例是公元前218年率大军从西班牙出发,翻越阿尔卑斯山奇袭罗马。他选择冬季进军,利用风雪天气隐蔽行军路线,同时借助山地地形的复杂条件,避开罗马军队的正面拦截。尽管途中因严寒和地形损失惨重,但最终成功出现在罗马本土,打了罗马人一个措手不及。
此举虽非直接利用“灾害”,但通过驾驭极端自然环境(严寒、山地风雪)达成战略奇袭,展现了对自然条件的极致利用能力。

4. 李靖(唐朝)——乘水涨破敌,平定萧铣

李靖是唐朝开国名将,曾在平定南方割据势力萧铣时,利用长江汛期水涨的时机进军。当时萧铣认为汛期战船难行,放松了防备,而李靖力排众议,主张“兵贵神速”,趁江水上涨、萧铣无备,率水军顺流而下,迅速攻克荆门、宜都等要地,直逼萧铣都城江陵,最终迫使其投降。
他抓住敌人对“水势”的误判,将自然条件转化为进攻优势,是“借势”作战的经典。

总结

这些名将的共同点是:不被动等待自然灾害,而是主动观察、预判自然规律(水文、气候、地形等),甚至通过人为干预放大自然之力,将其与军事战略结合。这种“借势”能力,本质是对战场环境的深刻理解和灵活运用,也是名将军事智慧的重要体现。


评论

精彩评论
抢红包